|
古墓 / 作者:劉克莊 |
石麟闕耳筍生苔,要讀豐碑與客來。
精舍荒涼僧已出,瓦墻一朵佛桑開。
|
|
古墓解釋: 《古墓》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麟闕耳筍生苔,
要讀豐碑與客來。
精舍荒涼僧已出,
瓦墻一朵佛桑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古老的墓地。詩人描述了墓地中石雕麟闕上長滿了青苔,期待著讀者和客人前來欣賞這座雄偉的紀念碑。精美的佛寺已被荒廢,僧侶已經離開,只有一朵佛桑盛開在破舊的瓦墻上。
賞析:
《古墓》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古墓的景象,給人一種荒涼和寂寥的感覺。首句"石麟闕耳筍生苔"通過描述長滿青苔的石雕麟闕,表現了歲月的流轉和時間的沖刷,墓地的古老和莊嚴感。接著,詩人以"要讀豐碑與客來"表達了自己希望讀者和客人能夠前來欣賞墓地和紀念碑的愿望,也透露出對歷史文化遺跡的珍視和傳承的意味。
第三、四句"精舍荒涼僧已出,瓦墻一朵佛桑開"則描寫了古寺的狀況。精美的佛寺已經荒廢,僧侶已經離開,只剩下一朵佛桑在破舊的瓦墻上盛開。這些描寫傳遞出歲月更迭、興衰榮辱的主題,同時也反映了人事易遷、萬物無常的哲理。
整首詩通過對古墓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古老文化遺跡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它讓人們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歷史的沉淀,喚起人們對過往時光和文明的思考和回憶。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喚起讀者對古墓的聯想和共鳴,展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