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眾聞鳴鏑驚麕散,獨奮空拳躍馬迎。
嚼齒罵聲殊未絕,歸元血面尚如生。
睢陽合祀無南八,河北諸城有杲卿。
可惜援師來已晚,當時巷戰只州兵。
|
|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解釋: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的悲憤之情。以下是這兩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眾聞鳴鏑驚麕散,
獨奮空拳躍馬迎。
嚼齒罵聲殊未絕,
歸元血面尚如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戰場上的景象,展現了戰亂帶來的慘狀和人們的悲憤情緒。詩中描述了鳴鏑聲驚散了麕(一種狍子)的群體,而作者卻獨自揮舞著空拳,騎著馬迎接戰斗的來臨。嚼牙的咒罵聲尚未停歇,歸還元氣的面容仍然如同當初一樣血紅。
這首詩詞通過對戰亂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憤懣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的英勇與堅韌。盡管周圍的人們在鳴鏑聲中四散逃竄,但作者卻毫不畏懼地揮舞著空拳,騎馬奮勇迎戰。嚼牙的咒罵聲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憤怒,而歸還元氣的面容則象征著作者仍然堅持戰斗,面對戰亂所帶來的痛苦。
第二首:
睢陽合祀無南八,
河北諸城有杲卿。
可惜援師來已晚,
當時巷戰只州兵。
這首詩詞以地名和人名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局勢的悲傷和無奈。詩中提到了睢陽合祀沒有南八(指沒有了原本八座廟宇),而河北的諸城則還有杲卿(指當地的一位官員)。作者感嘆援軍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當時的巷戰只有州兵。
這首詩詞通過地名和人名的方式,間接地表達了戰亂所帶來的破壞和變故。睢陽合祀無南八,暗指睢陽地區的廟宇因戰亂而減少,河北諸城有杲卿,暗指河北地區的一位官員仍在職位上。作者對援軍來的時機晚了感到遺憾,說明當時的巷戰只有州兵,暗示了戰亂帶來的軍隊疲弱和無力。
總的來說,這兩首詩詞通過對戰亂場景和局勢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的憤怒、悲傷和無奈之情。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堅韌不屈的精神,以及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變故的深刻思考。這些詩詞憑借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向讀者展示了宋代戰亂時期的苦難和人們的不屈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