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去歲相過寂寞濱,心如符券跡參辰。
骨香萬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復神。
哀仲行詩誰續古,補中丞傳豈無人。
短歌雖愧招魂作,或可留傳達史臣。
|
|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解釋: 《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去歲相過寂寞濱,心如符券跡參辰。
骨香萬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復神。
中文譯文:
去年相逢在寂寞的江濱,我的心情如同符篆上的年號。
我的骨骼永葆香醇,即使經歷萬次死亡也不會腐朽,
我的膝蓋屈曲千次,卻無法恢復當年的精神狀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陳華叟(即陳端節)的哀思。陳華叟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文臣,他曾任江陵(今湖北荊州)的守臣。詩的開頭提到了“去歲相過寂寞濱”,暗指陳華叟在去年時的孤獨和寂寞。接著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深沉與憂傷,將自己的心情比作符篆中的年號,抒發出一種時光流轉、歲月無情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骨香萬死何曾腐,膝屈千生不復神”表現了陳華叟的堅韌和不屈。作者說陳華叟的骨骼永葆香醇,說明他的品德高尚;即使經歷了無數次死亡,他的精神也不會腐朽。而“膝屈千生不復神”則表達了陳華叟在官場上的屈辱與失意,但他仍然不屈不撓,不放棄對理想的追求。
最后兩句“哀仲行詩誰續古,補中丞傳豈無人。短歌雖愧招魂作,或可留傳達史臣”表達了作者對陳華叟的贊美和敬佩。他認為陳華叟是一個有才華的文人,寫出了悲涼的詩篇,但是他的事跡和才華是否會被后人繼承,卻是一個未知的問題。作者希望自己的短歌能夠招引英靈的降臨,或許能夠傳承給后來的史臣,繼續陳華叟的事業。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陳華叟的敬佩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他的孤獨、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展示了陳華叟作為一位忠誠的官員的風范和品德。詩中蘊含了對過去的哀思,對未來的期望,既表達了作者對陳華叟的贊美,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