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圣君羔雁遠相求,去去榆關迫盛秋。
應念霜寒履中野,定分月色照鄜州。
畫江謀拙難言智,出塞詩豪不惹愁。
卻笑縛輪觀井者,一生過計更私憂。
|
|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解釋: 詩詞:《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作者:劉克莊
朝代:宋代
圣君羔雁遠相求,
去去榆關迫盛秋。
應念霜寒履中野,
定分月色照鄜州。
畫江謀拙難言智,
出塞詩豪不惹愁。
卻笑縛輪觀井者,
一生過計更私憂。
中文譯文:
圣君如同小羔羊和大雁遠隔相望,
他們去往榆關的路途上感受到濃郁的秋意。
圣君應當想起霜寒所帶來的寒冷,踏行在中野之上,
又要與月色一同照亮鄜州。
圣君筆下繪制的江河謀略智謀拙劣難以言喻,
而出塞的詩人卻無憂無慮。
反而嘲笑那些固守傳統的人,
他們一生都在關注瑣碎的事務,更加擔憂自身的私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送別方蒙中赴辟的場景,通過對圣君和出塞詩人的比較,表達了詩人對圣君的贊頌和對固守傳統的人的嘲諷。
首先,詩人用羔雁來比喻圣君,將圣君描繪為溫文爾雅、純潔無暇的形象。羔雁遠隔相望,象征著圣君和出塞詩人之間的距離和差異,也暗示了圣君的高貴和遠大的抱負。而榆關和盛秋的描寫則給人一種離別的氛圍,圣君要離開,前往另一個地方。
其次,詩中提到了霜寒、履中野和月色照鄜州等景物和情景,通過這些描寫展示了圣君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質。霜寒履中野表明圣君能夠感受到嚴寒的環境,但他仍然堅定地前行。月色照鄜州則是對圣君高尚的品德和作為君主的責任感的贊美。
詩的后半部分則呈現了詩人對出塞詩人的贊美和對固守傳統的人的嘲諷。出塞的詩人代表了自由奔放的精神和不拘一格的創作風格,他們不為世俗瑣事所困擾,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相比之下,固守傳統的人被詩人嘲笑為縛輪觀井者,他們一生都在小節上過度計較,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略了更廣闊的視野和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比和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圣君的高尚品質和遠大抱負,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出塞詩人的贊美和對固守傳統的人的諷刺。詩歌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風采和對社會現象的贊美與批評。這首詩詞在形式上流暢自然,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作者對圣君的崇敬之情,又表達了對囿于傳統束縛的人的不屑和嘲諷之意。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社會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詩詞的賞析和解讀存在個人主觀性,不同的人可能從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和情感。因此,以上的解讀僅供參考,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