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趙卿無垢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自是妖星死諸葛,非關潦霧病文淵。
莼鱸不復歸吳矣,琴鶴還如出蜀然。
賢有豐碑存峴者,儉無高冢象祁連。
東風一掬交游淚,吹向柯山宰樹邊。
|
|
挽趙卿無垢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挽趙卿無垢二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趙卿無垢二首
自是妖星死諸葛,
非關潦霧病文淵。
莼鱸不復歸吳矣,
琴鶴還如出蜀然。
賢有豐碑存峴者,
儉無高冢象祁連。
東風一掬交游淚,
吹向柯山宰樹邊。
中文譯文:
悼念趙卿無垢(趙汝愚)二首
自然是那妖星隕落了諸葛亮,
與我無關,潦草的文字淵源已逝。
莼鱸魚再也不會回到吳地,
琴音與仙鶴仍然如出川蜀之間。
賢人有豐碑留在峴山,
樸素的人無高冢如祁連山。
東風輕拂著交游的淚水,
吹向柯山宰樹旁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悼念趙卿無垢的作品。趙卿無垢是宋代文學家,他的才華和學問被作者視為妖星隕落,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趙卿無垢逝世的悲痛之情,并以此為契機,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名利的虛幻。
詩的前四句描述了妖星死去與潦草的文字淵源逝去,并以莼鱸魚和琴鶴作為象征,表達了一種不可逆轉的離別和變化。莼鱸魚是一種美味的魚類,象征著物質享受,而琴鶴則代表著高雅和超凡的境界。這兩個象征都已經離開了吳地,再也無法回來。
接著,詩中提到了賢人有豐碑留在峴山,而樸素的人卻沒有高大的陵墓如祁連山。這里通過對不同墓葬的對比,反映了賢人和樸素人在生前的地位差異,以及世俗名利對人生價值的影響。賢人留下了豐碑,永遠被后人銘記,而樸素的人則沒有留下顯赫的墓葬。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思念之情。東風吹拂著交游的淚水,將悲傷之情傳遞給了柯山上的宰樹,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共鳴。這里東風的輕拂與淚水的交流,象征著人與自然的相互感應和共鳴,使得詩中的悲痛情感更加深刻。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趙卿無垢的悼念,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才華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名利虛幻的反思。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手法,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墓葬來表達情感和主題。它展示了作者對逝去的人才的敬意和對生命的思考,同時呈現了對名利和物質追求的深思熟慮。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才華和人生的無常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