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鄭令人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遺言幼染濡。
設饌禮如初作婦,貤封誼不忍先姑。
色絲尤妙于前制,彤管從刪以后無。
一事可紓存沒恨,即今丹穴有雙雛。
|
|
挽鄭令人二首解釋: 《挽鄭令人二首》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乃翁自是里名儒,
箴史遺言幼染濡。
設饌禮如初作婦,
貤封誼不忍先姑。
色絲尤妙于前制,
彤管從刪以后無。
一事可紓存沒恨,
即今丹穴有雙雛。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劉克莊悼念鄭令人的兩首挽詩。鄭令人是當地有名的儒者,他的教誨和智慧影響了劉克莊的成長。詩中表達了對鄭令人的懷念和對他生前教誨的尊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鄭令人的贊頌和懷念,展示了作者對先輩智者的尊重和追思之情。以下是對每個詩句的解析:
1.乃翁自是里名儒:乃翁指的是鄭令人,他在當地有著崇高的儒者聲望。
2.箴史遺言幼染濡:箴史指的是古代經史文獻,遺言是鄭令人留下的教誨。幼染濡表示作者在年幼時就接受了鄭令人的教導和熏陶。
3.設饌禮如初作婦:設饌禮是指為鄭令人舉行的祭祀儀式。如初作婦則表示作者把自己比作初嫁的新婦,以示對鄭令人的尊敬。
4.貤封誼不忍先姑:貤封誼是指作者不愿意提前封贈禮物,先姑則指先行送別。此句表達了作者對鄭令人的深深懷念之情。
5.色絲尤妙于前制:色絲指的是制作織錦所用的絲線,前制是指早期的制作方法。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鄭令人教誨的贊賞,認為其智慧超越了前人。
6.彤管從刪以后無:彤管是古代吹奏樂器,從刪以后無則表示這個管子已經沒有了聲音。這句表達了鄭令人去世后,再也聽不到他的教誨和智慧。
7.一事可紓存沒恨:一事指的是通過挽詩來紓解內心的悲痛和懷念之情。存沒恨表示對逝去的人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8.即今丹穴有雙雛:丹穴指的是鄭令人的墓穴,雙雛表示墓穴中有兩個后代。這句表達了雖然鄭令人已故,但他的智慧和教誨在后代中得到傳承和延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哀思之情表達了對鄭令人的懷念和對他生前教誨的敬重。通過對過去的敬仰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展現了作者對智者智慧的推崇和對傳承的重視。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劉克莊對鄭令人的深深敬意和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