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游華嚴寺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堂閉廚荒蘚壁頹,重尋陳跡故堪哀。
殘僧遠避游山屐,饑雀空窺施食臺。
鬢換絕無黑絲出,樽空不見白衣來。
千林搖落秋容老,未有黃花一朵開。
|
|
九日游華嚴寺二首解釋: 這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九日游華嚴寺二首》,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堂閉廚荒蘚壁頹,
重尋陳跡故堪哀。
殘僧遠避游山屐,
饑雀空窺施食臺。
鬢換絕無黑絲出,
樽空不見白衣來。
千林搖落秋容老,
未有黃花一朵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華嚴寺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凄涼、荒涼的景象。首先,堂宇關閉,廚房廢棄,墻上長滿了青苔,已經(jīng)破敗不堪。詩人感慨重尋過去的痕跡,心中充滿了哀愁。
接著,詩中提到殘存的僧侶遠離寺廟,只身避開游山的履物,暗示著寺廟的荒涼和寂寞。饑餓的麻雀孤單地窺視著幾乎空無一物的施食臺,這景象更加凸顯了華嚴寺的凋敝。
詩中還有鬢發(fā)已經(jīng)換白,看不到一絲黑發(fā)的詩人自嘲自己已經(jīng)年邁,而酒樽空空,沒有人來與他共飲。最后兩句描繪了千林搖落的秋景,寓意著歲月的流逝和寺廟的凋零,而黃花卻沒有一朵綻放,可見華嚴寺的凄涼荒蕪。
這首詩以華嚴寺的荒涼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寺廟的破敗、僧侶的離去、食物的匱乏以及自身的衰老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事物消亡的感慨。詩人以華嚴寺的凄涼形象,表達了對世事無常、人事變遷的深深憂傷,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的主題。整首詩以簡潔凄涼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荏苒的痛感,給人以深思和反思。同時,通過寺廟的荒涼景象,也暗示了人間富貴榮華的虛幻和無常,展現(xiàn)了佛教中對于世俗的超越和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