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山晝睡 / 作者:蘇軾 |
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
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
|
|
寶山晝睡解釋:
《寶山晝睡》是一首蘇軾(字子瞻)創作的宋代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七尺頑軀走世塵,
十圍便腹貯天真。
此中空洞渾無物,
何止容君數百人。
詩意和賞析:
《寶山晝睡》描繪了一個身體高大、粗壯的人,他行走在塵世間,但內心卻充滿了純真和善良。詩中的“七尺頑軀”指的是作者自己的身材高大,而“走世塵”則表示他在塵世中行走。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展現了自己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十圍便腹貯天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寬廣和純真。這里的“十圍”可以理解為寬敞,而“腹貯天真”則表示作者內心深處存有純真的品質。雖然他身在世俗之中,但內心卻沒有被世俗所侵蝕,保持了自己的純真本性。
然而,最后兩句“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卻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他在世俗之中感到空虛,仿佛內心是一片空洞,沒有任何實質的東西。這種空虛感使他感到孤獨,就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容納數百人的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世俗的超越和內心的孤獨。詩中的“寶山”可以理解為內心的寶藏,而“晝睡”則象征著作者對世事的冷漠和超然態度。詩詞通過對自我與世俗的對話,表達了作者追求內心純真和遠離喧囂的心境,同時也流露出一種對世俗束縛的不滿和渴望自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