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跑泉 / 作者:蘇軾 |
亭亭石塔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
至今游人灌濯罷,臥聽空階環玦響。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間去來想。
|
|
虎跑泉解釋:
《虎跑泉》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亭亭石塔東峰上,
此老初來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腳,
龍作浪花供撫掌。
至今游人灌濯罷,
臥聽空階環玦響。
故知此老如此泉,
莫作人間去來想。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座位于東峰上的石塔,以及與之相關的虎跑泉。詩人表達了對這座石塔的贊嘆,稱它受到百神的崇拜。他描述了虎跑泉的景象,形容泉水如虎在眼前奔跑,像龍在拍打波浪,給人以震撼之感。詩人提到游人灌溉完畢后,仍然可以躺在空階上,聆聽泉水拍打空階所發出的寶玉的聲音。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認為這座石塔和虎跑泉是如此卓越,以至于人們無法用人間的概念去理解和思考它們。
賞析:
《虎跑泉》通過對石塔和泉水的生動描繪,展示了蘇軾出色的藝術才華。詩中使用了豐富的形象化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石塔的莊嚴和泉水的奔放。通過將泉水比喻為奔跑的虎和拍打的龍,詩人增強了詩詞的動感和視覺效果。他還巧妙地運用了聲音描寫,描述了泉水拍打空階所發出的寶玉聲音,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身體驗到這一景象。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表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類無法理解的神秘力量的贊嘆。詩中的石塔和虎跑泉被賦予了超凡的形象,超越了人間的尺度和想象。這種超拔的意象和情感使得詩詞具有了深遠的藝術意義,引發了讀者對自然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