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訾家洲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來訪唐時事,荒洲暮靄青。
遍生新草棘,難認舊池亭,毀記欺無主,存祠怕有靈。
今人輕古跡,此地少曾經。
裴柳英靈渺莽中,鶴歸應不記遼東。
|
|
訾家洲二首解釋: 《訾家洲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來訪唐代時的景象,描繪了一片荒涼的洲島。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訾家洲二首》
來訪唐時事,荒洲暮靄青。
VisitingtheaffairsoftheTangDynasty,thedesolateislandiscoveredineveningmist.
遍生新草棘,難認舊池亭,
Overgrownwithnewgrassandthorns,itisdifficulttorecognizetheoldpondandpavilion.
毀記欺無主,存祠怕有靈。
Theruinedrecordsdeceivetheownerless,whilethepreservedancestralhallfearstheexistenceofspirits.
今人輕古跡,此地少曾經。
Today'speopledisregardtheancientrelics,andthisplacehaslittlehistory.
裴柳英靈渺莽中,鶴歸應不記遼東。
ThespiritsofPeiandLiuarelostinthevastness,andthereturningcranemusthaveforgottenLiaodong.
詩意:
這首詩詞以作者訪問唐代時的景象為背景,描述了一片荒涼的洲島。洲島上的草木叢生,充滿了新的荊棘,舊時的池塘和亭子已經難以辨認。記錄被毀,欺騙了無主之人,而祠堂仍然存留,卻害怕有靈力的存在。今天的人們對古跡漠視不重,這個地方幾乎沒有歷史的痕跡。裴柳的英靈在浩渺的中原已經消失,而歸來的鶴可能已經忘記了遼東的事情。
賞析:
《訾家洲二首》通過描繪荒涼的洲島和被遺忘的古跡,表達了對歷史的追憶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的洲島被新的草木和荊棘所覆蓋,舊時的池塘和亭子已經難以辨認,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模糊。詩人提到毀記和存祠,暗示了歷史的斷裂和文化的消逝。而今人對古跡的輕視,則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歷史的漠視態度。
最后兩句詩以裴柳(唐代文學家裴度和柳宗元)為象征,表達了他們的英靈已經消失在浩渺的中原之中,而歸來的鶴也已經忘記了曾經的遼東之事。這種表達也讓人感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遺忘。
整首詩以凄涼、荒涼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古跡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景觀的對比,喚起讀者對歷史的珍視和對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