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孫余第六孫也早慧忽夭追悼一首 / 作者:劉克莊 |
竟失鹓雛種,難求扁鵲醫。
兩行樗叟淚,一本杏殤書。
抱去常回顧,呼來尚挽髭。
案頭莊列子,哀至掩還披。
|
|
鳳孫余第六孫也早慧忽夭追悼一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所作,題為《鳳孫余第六孫也早慧忽夭追悼一首》。劉克莊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以其才華橫溢和感人的詩詞而聞名。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竟失鹓雛種,難求扁鵲醫。
兩行樗叟淚,一本杏殤書。
抱去常回顧,呼來尚挽髭。
案頭莊列子,哀至掩還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克莊對于自己的第六位孫子早逝的悲痛之情。在詩中,"鹓雛"指代年幼的孫子,"扁鵲"則是古代著名的醫師,象征著希望能尋找到醫治孫子的方法。然而,作者無法尋得醫治之法,使得早逝的孫子無法得到挽救。
詩中的"兩行樗叟淚"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悲傷之情,"樗叟"指的是作者自己,表示他悲痛得流下了淚水。"一本杏殤書"指的是寫有孫子早逝事情的書,"杏殤"表示孫子年幼逝世之意。
接下來的兩句"抱去常回顧,呼來尚挽髭"表達了作者對孫子的思念之情。作者時常回憶著孫子,仿佛抱著孫子一樣,同時渴望能夠呼喚孫子回來,再次擁抱他。
最后兩句"案頭莊列子,哀至掩還披"揭示了作者的悲痛深度。案頭上擺放著莊子的書籍,作者因為悲傷而將書籍掩蓋起來,表示他對孫子的悲痛之情無法掩飾。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第六位孫子早逝的無盡悲痛和對孫子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對悲痛的描繪,詩詞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人類對于逝去親人的無奈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