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方君孺人劉氏哀詩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古昔尊年德,今誰問孝廉。
空煩推轂薦,不合相輪尖。
郕叟行歌樂,臺卿自志謙。
嗟予老而禿,何以發幽潛。
|
|
教授方君孺人劉氏哀詩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教授方君孺人劉氏哀詩二首》。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教授方君孺人劉氏哀詩二首》
古昔尊年德,今誰問孝廉。
空煩推轂薦,不合相輪尖。
郕叟行歌樂,臺卿自志謙。
嗟予老而禿,何以發幽潛。
譯文:
古往今來尊崇年少的品德,如今誰還去問孝廉。
白白費心推薦,卻無法得到重要職位。
在郕城里,有位老人行走唱歌,有位官員自愿謙遜。
唉,我已老去,頭發稀疏,如何能夠施展出我的潛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功名未達的悲憤之情。詩中提到了古代尊崇品德優秀的年輕人,但現在卻沒有人問及孝廉(指中進士科舉的人),作者認為自己白白推薦他人,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感到無奈和沮喪。
接著,詩中描繪了郕城里的兩個人物。郕叟指的是郕王,是一個老年人,他行走唱歌,展示了自己的才藝。而臺卿則指的是一個高級官員,他志向謙遜,不圖名利。這兩個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可能是作者自己在反思自己的處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他感嘆自己已經老去,頭發稀疏,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這也折射出作者對功名、成就的渴望和遺憾。
整首詩以短小的篇幅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失望和對理想的追求,揭示了宋代社會中功名利祿的殘酷和不公,以及作者對于個人才華未得到發揮的無奈和憤慨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