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 作者:蘇軾 |
安石榴花開最遲,絳裙深樹出幽菲。
吾廬想見無限好,客子倦游胡不歸。
坐上一樽雖得滿,古來四事巧相違。
令人卻憶湖邊寺,垂柳陰陰晝掩扉。
|
|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解釋: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安石榴花開最遲,
絳裙深樹出幽菲。
吾廬想見無限好,
客子倦游胡不歸。
坐上一樽雖得滿,
古來四事巧相違。
令人卻憶湖邊寺,
垂柳陰陰晝掩扉。
詩意:
這首詩以夏日官員的住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客人離去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榴花開得最晚的情景,紅色的裙子深深地藏在樹林中,形成了一片幽靜的景色。詩人思念著他的住所,想象它是多么美好。然而,客人已經(jīng)厭倦了旅途,為何不歸呢?盡管坐在這里,盡管飲滿了一杯酒,但是古代的四種事物卻巧妙地相互排斥。這使人回憶起湖邊的寺廟,垂柳投下陰影,門扉在白天緊閉。
賞析:
這首詩以宋代士人的典型情感為題材,寄托了蘇軾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與對客人離去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榴花、絳裙、樹木等,以及湖邊寺廟和垂柳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靜謐、幽雅的氛圍。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紛擾,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物事無常的感慨。
詩中的"安石榴花開最遲"一句,以夏日榴花開放的景象為象征,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物事的變遷。"絳裙深樹出幽菲"一句,通過樹木遮蔽下的紅裙,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意境,凸顯了官舍的清幽之美。"吾廬想見無限好"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住所的美好向往和懷念之情。"客子倦游胡不歸"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客人離去的不舍之情。
詩中的"坐上一樽雖得滿,古來四事巧相違"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矛盾與無奈的感嘆。這里的"四事"指的是古代的四種事物:飲酒、讀書、游覽和休息。詩人意味深長地暗示了這些事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兼得,雖然坐在官舍,喝滿了一杯酒,但卻無法同時擁有其他事物的滿足。
最后兩句"令人卻憶湖邊寺,垂柳陰陰晝掩扉",以湖邊的寺廟和垂柳作為詩人回憶的對象,營造出一種靜謐、陰影覆蓋的氛圍。這里的寺廟和垂柳象征著離別和遺憾,門扉緊閉則暗示著客人已經(jīng)離去,使人感嘆時光流轉(zhuǎn),物事易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客人離去的思考和感慨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描寫,詩人營造出一種靜謐、幽雅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紛擾,體驗到時光的流轉(zhuǎn)和物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以寓情于景的方式,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shù)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