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事三絕 / 作者:劉克莊 |
蜀相昔曾耕渭上,漢家今有糴湟中。
唱籌但欲令邊實,懸罄誰知慮國空。
|
|
書事三絕解釋: 《書事三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蜀相昔曾耕渭上,
漢家今有糴湟中。
唱籌但欲令邊實,
懸罄誰知慮國空。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政治和軍事狀況的關切和憂慮。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蜀相和漢家兩個歷史時期的對比,揭示了當時國家的困境和作者的憂慮。蜀相指的是劉備,他曾經治理蜀地時耕種渭水之畔,體現了一種艱辛的勞作和治國之道。而漢家指的是宋代,表達了當時的國家現狀。詩中提到了糴湟,意味著國家為了邊疆的實際需要而進行糧食調配。然而,盡管如此,詩中唱籌的努力也只是為了邊疆的實際需要,而空虛的國家內政和虛耗的國力卻無人關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境況的擔憂和對治國之道的思考。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當下現實的觀察,詩人揭示了國家內政的荒廢和對國家利益的忽視。詩中使用了"唱籌"和"懸罄"這兩個形象的詞語,形象地揭示了國家的困境和國家政治的空虛。整首詩筆調嚴肅,語言簡練而富有力量,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深切關切和對國家治理的思索。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對比,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國家政治和軍事狀況的憂慮和對治國之道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時期的社會背景和時代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