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快圖 / 作者:劉克莊 |
一人筅耳手不柱,一人坦背抓癢處。
一人理發虱禽獲,一人噴嚏虎驚去。
余鼻久塞耳驟聾。
虱無附麗頭已童。
惟背負暄覺奇癢,麻姑之爪未易逢。
吾聞氣泄如堤潰,枕高唾遠道家忌。
且留眼讀養生書,莫將身試快意事。
|
|
四快圖解釋: 《四快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一人用筅耳搔癢處,一人撓背放松身。
一人拾虱頭發中,一人打噴嚏驚虎馴。
我鼻子長久堵塞,耳朵突然失去聽覺。
虱子已離開華麗的頭發,如今我是個孩子。
只有背部承受暖意,麻姑的爪子難以觸及。
我聽說氣息外泄如堤潰,高枕遠離道家的忌諱。
還是專注于讀養生之書,不要將身體置于快意之事中。
詩意:
這首詩以幽默輕松的語言描述了四種不同的癢感,從頭部到背部的不同部位,以及由此引發的不同反應。詩中的"一人"指的是四個不同的人物,通過描繪他們的動作和感受,表達了人體的癢感和反應的多樣性。作者通過這種形象的描繪,借以表達對生活中瑣碎不順的感受,以及對于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議。
賞析:
《四快圖》以幽默詼諧的方式描述了人體的癢感和不適感,以及不同的生活細節。通過四個不同的場景,作者描繪了人們在面對癢感時的各種行為和反應。這種表現手法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感觀察和對人性的描摹。
詩中的"四快"(筅耳、坦背、理發虱、噴嚏)是四種癢感的具體表現,通過對它們的描寫,詩人展示了人體感官的多樣性和對刺激的不同反應。這些具體的描寫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幽默的語言,增強了詩歌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在詩的結尾,作者通過警示的口吻,表達了對于身體健康的關注和對養生之道的推崇。他提醒讀者不要追求過度的快感,而是要注重身體的健康和內心的平靜。這種關注生活細節和身心健康的態度,體現了宋代文人對于養生之道和平淡生活的重視。
總體而言,劉克莊的《四快圖》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表達了對生活中瑣碎不順的感受和對身心健康的關注。通過描繪人體的癢感和不適感,詩人展示了人性的多樣性和對生活細節的敏感觀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同時也傳遞了對養生之道和平淡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