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 / 作者:白居易 |
經年不到龍門寺,今夜何人知我情。
還向暢師房里宿,新秋月色舊灘聲。
飲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飛盡不回。
從此香山風月夜,只應長是一身來。
石盆泉畔石樓頭,十二年來晝夜游。
更過今年年七十,假如無病亦宜休。
|
|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解釋: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
經年不到龍門寺,
今夜何人知我情。
還向暢師房里宿,
新秋月色舊灘聲。
飲徒歌伴今何在,
雨散云飛盡不回。
從此香山風月夜,
只應長是一身來。
石盆泉畔石樓頭,
十二年來晝夜游。
更過今年年七十,
假如無病亦宜休。
中文譯文:
五年的秋天,病后我獨自宿在香山寺,寫下了這三首絕句。
多年來我未曾到過龍門寺,今晚有誰能夠理解我的心情呢。
我仍然住在暢師的房間里,靜靜地感受著這個新秋的月色和舊時的水聲。
曾經的飲徒歌伴如今何去何從,雨散云飛再也無法回來。
從此以后,在香山上的風月之夜,只有我一個人能夠領略。
石盆旁的泉水,石樓的屋頂,十二年來我晝夜徜徉其中。
今年我已經過了七十歲,如果沒有病痛的話,也應該適時地休息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在經歷了五年的秋天病痛后,獨自住在香山寺時所寫的。詩中表達了作者秋天病愈后的心境和對獨自居住在山寺的感受。
首句描述了作者長久以來未能到達龍門寺的遺憾,同時抒發了他此刻獨自宿館的寂寥之情。接著,他問道誰會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彰顯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第二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仍然住在暢師的房間里,感受著新秋的月色和昔日的水聲。這里通過對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悟。
第三句中,作者回憶起曾經的歡樂時光,但如今已經消逝,再也無法回來。這里透露出作者對逝去歲月的無奈和對事物變遷的感嘆。
最后兩句,作者表達了自己只有在香山的風月之夜才能領略到的情趣,并且指出自己將長久留在此地。這是一種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寂寞生活的接受,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間的把握。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在獨自居住香山寺時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留戀和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