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論 / 作者:劉克莊 |
公論無過月旦評,吾衰安敢主鄉盟。
觸蠻力勸休爭戰,猿鶴相安不怨驚。
髧彼兩髦呼作友,長吾一日敬為兄。
前身定是徐無輩,延壽溪頭了一生。
|
|
公論解釋: 《公論》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公論無過月旦評,
吾衰安敢主鄉盟。
觸蠻力勸休爭戰,
猿鶴相安不怨驚。
髧彼兩髦呼作友,
長吾一日敬為兄。
前身定是徐無輩,
延壽溪頭了一生。
譯文:
公論無過月旦評,
我這樣無能的人怎敢主持鄉里的盟約。
勸告那些蠻族停止爭戰,
猿猴和鶴鳥和平相處,不驚恐也不怨怪。
與他們和睦相處,像朋友一樣互相呼喚,
我一直尊敬他,視他為兄長。
前世注定是徐無輩,
在延壽溪邊度過了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主題表達了劉克莊對和平、和諧的渴望,并對自身的無能以及對友誼和尊敬的態度進行了反思。
首先,詩中提到了公論,指的是對事物公正客觀的評價。作者自稱無能,不敢去主持鄉里的盟約,暗示自己無法勝任這樣的責任,但他對公正評價的重要性有所認識。
其次,作者以觸蠻力勸休爭戰來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向往。他用猿猴和鶴鳥和平相處的形象來比喻人類社會中的和諧共處,表達了對和平與寧靜的渴望,同時也對戰爭的愚昧和殘酷表示不滿。
然后,詩中描述了作者與他人的友誼和尊敬。他稱呼對方為友,表示彼此之間的和睦相處,同時表達了對對方的尊敬與敬仰。這種友誼和尊敬的情感使得詩中的人物關系更加親密和和諧。
最后,作者提到了徐無輩和延壽溪。徐無輩是指徐州無輩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可能指作者的來自地方,延壽溪則是指一個地名。通過這些地名的提及,詩詞給人一種具體的歷史感,同時也增加了詩詞的真實性和情感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和平、和諧的向往,以及對友誼和尊敬的珍視。通過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渴望的描繪,詩詞呈現了一種平和、寧靜的氛圍,并通過具體的人物關系和地名,使得詩詞更加具有情感共鳴和歷史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