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和御制禮記徹章詩 / 作者:劉克莊 |
臨決遺經自圣衷,固殊野外與淹中。
五三典禮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積功。
倚席居然慚寡淺,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為末,端擊宮庭實踐充。
|
|
恭和御制禮記徹章詩解釋: 《恭和御制禮記徹章詩》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臨決遺經自圣衷,
固殊野外與淹中。
五三典禮勤稽古,
十六星霜久積功。
倚席居然慚寡淺,
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為末,
端擊宮庭實踐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禮制的思考和對自己在朝廷中的責任與成就的回顧。詩中提到了自己臨近告別朝廷時,心懷圣賢的經典思想,意味著他在辭官之際,仍然懷揣著崇高的理想和價值觀。
作者提到自己從事外職和淹沒在朝堂之中,強調了他在政務和學術方面的雙重才能與經驗。五三指的是歷經五十三年的歲月,典禮勤稽古表示他在研究和遵循古代禮制方面的勤奮。而十六星霜則表示他在政治和學術領域的積累和貢獻。
接下來,作者謙遜地表示自己在學問上的淺薄和不足,稱自己坐在席上都感到慚愧,上床更覺得紊亂和不安。這表現了作者對自身的謙遜和對學問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他認為防備民眾的不滿和抱怨不在于紙面上的文辭,而在于朝廷的實際行動和政策。他呼吁朝廷要有實踐精神,認真解決民生問題,而不僅僅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論。
賞析:
《恭和御制禮記徹章詩》展現了劉克莊對禮制的熱誠和對自己在政治和學術領域的奉獻。詩中運用了典故和修辭手法,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和對朝廷的呼喚,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政治的關切。
詩中的謙遜態度和實踐觀點,突顯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責任感。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政治與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