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登辟支巖過丁元暉給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絕巔萬籟靜沉沉,重倚闌干感慨深。
古佛龕中苔上面,故交宰上樹成陰。
山無白額妨幽討,野有黃花且滿斟。
莫怪裴徊侵暮色,老人能得幾登臨。
|
|
九日登辟支巖過丁元暉給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解釋: 《九日登辟支巖過丁元暉給事墓及仲弟新阡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日登上辟支巖過丁元暉給事的墓和仲弟新阡之一
絕巔萬籟靜沉沉,
重倚闌干感慨深。
古佛龕中苔上面,
故交宰上樹成陰。
山無白額妨幽討,
野有黃花且滿斟。
莫怪裴徊侵暮色,
老人能得幾登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九月九日登上辟支巖,路過丁元暉給事的墓地和仲弟新阡的情景。詩中透露出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感慨。他站在高山之巔,四周萬籟俱寂,體會到了寧靜與深沉的情感。古老的佛龕上長滿了青苔,而故友的墓地上的樹木已經長得郁郁蔥蔥,為墓地帶來了濃郁的陰影。山上沒有猛禽的飛翔干擾著他思索的心境,而野地上的黃花裝滿了酒杯,等待著他享受。作者告誡讀者不要驚訝于他逗留在山上的時光已經接近黃昏,因為老年人也能夠多次登臨高山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以宏大的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巔的寧靜和故友的墓地,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絕巔萬籟靜沉沉"、"故交宰上樹成陰"等,將作者的內心情感與外部景物相融合。描繪了山巔的靜謐和荒蕪,與野地上的黃花和酒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中的主題。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紀的淡泊和對美景的欣賞,既有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也有對生命的豁達和對美好的追求。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景物的獨特表現力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中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領悟和追求。這首詩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通過景物的對比和寓意的運用,勾勒出一幅富有哲理和感悟的畫面,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