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筆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商山昔有卑辭召,傅野今無審象求。
世態眾狙更喜怒,市聲百鳥各喧啾。
力耕且趁農東作,懶出難陪知北游。
刀萬里天渾是月,夜深無伴獨登樓。
|
|
試筆二首解釋: 詩詞:《試筆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商山昔有卑辭召,
傅野今無審象求。
世態眾狙更喜怒,
市聲百鳥各喧啾。
力耕且趁農東作,
懶出難陪知北游。
刀萬里天渾是月,
夜深無伴獨登樓。
中文譯文:
昔日商山有人以卑辭招請,
如今在野無人審視象征的追求。
當今社會的態度像眾多猿猴一樣,更加喜怒無常,
市井喧囂聲中百鳥各自鳴叫。
我努力耕耘,順便東行務農,
懶得出門,難以陪伴知音北游。
刀光萬里天空皆是明亮的月光,
夜深無人相伴,獨自登上樓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的《試筆二首》之一。詩人通過對商山、傅野、世態、市聲等元素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思考和感嘆。
詩的開篇,詩人回顧了商山昔日有人用卑微的言辭來招請他,而如今在野外,卻沒有人去審視象征的追求。這句話意味著詩人曾經在高位受人招請,但如今卻被遺忘和忽視。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當代社會的態度,用"世態眾狙更喜怒"來形容人們的喜怒無常,像眾多的猿猴一樣。市井喧囂聲中,百鳥各自鳴叫,暗示了社會的喧囂和混亂。
第二首描述了詩人自己的境況。他表示自己努力耕耘農田,順便東行務農,表達了他勤奮務實的態度。然而,他懶得出門,難以陪伴知音北游,可能是因為他對社會現狀的失望和對人情冷暖的體察。
詩的最后兩句表現了夜晚的寂靜。刀光萬里指的是夜晚的月光,天空布滿了明亮的月光。夜深人靜,詩人獨自登上樓臺,沒有人陪伴。這種孤獨的情境,與前文中社會的浮躁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考的深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宋代社會的現狀和詩人的心境。通過對社會喧囂和個人孤獨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與反思,傳達了一種對于真實和內心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