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陳德剛舍試 / 作者:劉克莊 |
不消負笈趁槐黃,解褐惟于孔廟堂。
士子堵墻觀矍圖,公卿縉笏誦阿房。
里中巨擘推吾子,闕下諸生有此郎。
鶴發慈親倚門待,錦標奪得早還鄉。
|
|
送陳德剛舍試解釋: 《送陳德剛舍試》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消負笈趁槐黃,
解褐惟于孔廟堂。
士子堵墻觀矍圖,
公卿縉笏誦阿房。
里中巨擘推吾子,
闕下諸生有此郎。
鶴發慈親倚門待,
錦標奪得早還鄉。
詩意:
這首詩是劉克莊送別陳德剛參加科舉考試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陳德剛離鄉背井,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陳德剛的祝愿和期望,同時也抒發了對他們共同理想追求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典型的瓊瑤詞風格,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對陳德剛的贊美。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分析:
1.不消負笈趁槐黃:
"不消"表示不必,"負笈"指背負行囊,"趁"表示乘著,"槐黃"指槐樹的黃葉。這句話意味著不必背負行囊等待,應該及時乘著槐樹黃葉的季節出發。
2.解褐惟于孔廟堂:
"解褐"指脫下褐色的衣服,"孔廟堂"指孔子的廟堂。這句話表示只有在孔廟堂中脫下平民的衣服,穿上士人的服飾,才能接受科舉考試。
3.士子堵墻觀矍圖:
"士子"指士人,"堵墻"指聚集在城墻上觀察,"觀矍圖"意為觀看英才的模樣。這句話描述了士人們聚集在城墻上,觀察他們遠行的同伴,希望他們有所成就。
4.公卿縉笏誦阿房:
"公卿"指朝廷的高級官員,"縉笏"指官員的笏板,"阿房"指秦始皇的宮殿。這句話描繪了高級官員們誦讀阿房宮的典籍,表達了對陳德剛及其他考生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期望。
5.里中巨擘推吾子:
"里中"指鄉里,"巨擘"指有聲望和地位的人,"推吾子"表示推崇自己的兒子。這句話表達了陳德剛在鄉里受到重視,得到了鄉里有聲望的人物的推崇。
6.闕下諸生有此郎:
"闕下"指科舉考試的場所,"諸生"指考生,"有此郎"指有像陳德剛這樣的人。這句話表達了在科舉考試的場所,有像陳德剛這樣有才華的人。
7.鶴發慈親倚門待:
"鶴發"指老人的白發,"慈親"指慈愛的父母,"倚門待"表示在家門口等待。這句話描繪了陳德剛的父母,年邁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倚在家門口等待他的歸來。
8.錦標奪得早還鄉:
"錦標"指科舉考試的獎品,"奪得早"指取得了早期的成功,"還鄉"表示返回家鄉。這句話表達了對陳德剛能夠早日取得科舉考試的勝利,并順利返回家鄉的祝愿。
整首詩詞表達了對陳德剛參加科舉考試的祝福和期望,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士人追求理想的贊美之情。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