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 / 作者:劉克莊 |
父老香花夾路催,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張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復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無篚勝生財。
泉人畢竟修何福,消得西山兩度來。
|
|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解釋: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父老香花夾路催,
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張至此尤宜弛,
珠去安知不復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
洛中無篚勝生財。
泉人畢竟修何福,
消得西山兩度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劉克莊送別真西山,再次前往溫陵的場景。父老們手持香花在路旁催促詩人離去,紅色的旗幟也不忍心再多停留。到了溫陵之后,詩人認為他的弓箭在這里放松下來更為合適,因為這里已經不再需要戰斗。珍貴的珠寶離開了人們,誰又能知道它是否會回來呢?海上有一艘船可以運送糧食,而在洛陽卻沒有篚(一種盛糧食的器具),說明洛陽的財富遠不及海上。最后,詩人思考修行者到底修了什么福報,才能多次來到西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的離別和思考。父老們催促詩人離去,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期待和鼓勵,也反映了詩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使命感。朱幡的忍不忍心停留,象征著詩人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認為在溫陵這個地方,他的弓箭應該放松下來,不再需要戰斗,這反映了他對和平的向往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珠寶離開了人們,讓人思考財富的流動和無常,也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財富和機遇。海上有艘船可以運送糧食,而洛陽卻沒有篚,表達了海上的財富和繁榮勝過洛陽的富庶。最后,詩人思考修行者修來的福報,通過這個問題,引發人們對修行和福報的思考和探討。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和對比,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和平、財富和修行的思索,引發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別離的感慨,以及對生活中瞬息萬變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