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李秀巖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耆舊凋零尚秀巖,可堪華表揭新銜。
甘泉頌就拋荷橐,寶苑方收入枕函。
宿昔山人來少室,暮年太史滯周南。
嗟余去速公歸晚,不得埋腰立雪參。
|
|
挽李秀巖二首解釋: 《挽李秀巖二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李秀巖老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李秀巖二首》
耆舊凋零尚秀巖,
可堪華表揭新銜。
甘泉頌就拋荷橐,
寶苑方收入枕函。
宿昔山人來少室,
暮年太史滯周南。
嗟余去速公歸晚,
不得埋腰立雪參。
譯文:
老去的歲月已使李秀巖的容顏褪色,
然而他仍然是華表上新的名字。
他拋下了甘泉頌的荷橐,
而寶苑卻將他的名字收入枕函。
往昔山中的朋友們很少來訪,
晚年的他滯留在周南。
唉,我也要告別這位速公回家,
卻不能埋腰立雪參與其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李秀巖老去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寫他的現狀和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
首句“耆舊凋零尚秀巖”,描繪了李秀巖的外貌已經衰老,但內心依然秀麗。他雖然老去,但作為華表上的名字,依然有著耀眼的光芒。
接著的兩句“可堪華表揭新銜,甘泉頌就拋荷橐”,表達了李秀巖放下了甘泉頌的榮譽,而華表上又有新的名字出現,顯示了人事的更迭和新一代的嶄露頭角。
下一句“寶苑方收入枕函”,意味著李秀巖的名字被珍藏在寶苑中,顯示了他在文人士子中的地位和聲望。
接下來的兩句“宿昔山人來少室,暮年太史滯周南”,表達了李秀巖晚年時山中的朋友很少來訪,他的生活略顯孤寂,有些滯留在周南。
最后兩句“嗟余去速公歸晚,不得埋腰立雪參”,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晚年時未能參與到文人士子的活動中的遺憾和無法挽回的時光流逝之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李秀巖的境遇,抒發了作者對老去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同時也透露了自己對于時光流逝和無法重返過去的痛苦和遺憾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