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竹溪韻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誰云子建卷波瀾,詩到黃初最可觀。
無奈中衰變幾起,不應例作晚唐看。
煎膠粘莫教春去,秉燭游誰管夜闌。
縱有閑愁天樣大,此翁爛醉不相干。
|
|
再次竹溪韻三首解釋: 詩詞:《再次竹溪韻三首》
誰云子建卷波瀾,
詩到黃初最可觀。
無奈中衰變幾起,
不應例作晚唐看。
煎膠粘莫教春去,
秉燭游誰管夜闌。
縱有閑愁天樣大,
此翁爛醉不相干。
中文譯文:
誰說子建卷起波瀾,
詩歌達到黃初最值得贊賞。
無奈中興衰變了幾次,
不應該被當作晚唐來看待。
煎熬困擾,不要讓春天離去,
手持蠟燭游蕩,誰來管夜深。
即使有閑愁,天空多么廣闊,
這位老人醉得爛醉,與此無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克莊的作品,題為《再次竹溪韻三首》。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時興衰變的感慨和對自己處境的無奈。詩人以竹溪為背景,表現出世事變遷的無常性,以及自己身處時代變遷中的無奈和不被理解的感受。
詩的第一句“誰云子建卷波瀾”,表達了對時代興衰變化的質疑。子建指晚唐時期的詩人杜牧,他的詩歌曾經在文學界掀起波瀾。然而,詩人認為黃初時期(指初唐時期)的詩歌才是最值得贊賞的,對于晚唐的文學成就并不看好。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自己處境的無奈。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詩人的生活狀態,他感嘆煎熬困擾不能讓春天離去,意味著他的心境無法擺脫困擾和苦惱。他手持蠟燭,在夜晚中徘徊,卻無人理會他的彷徨與孤獨。詩人認為自己的煩惱與天空一樣廣闊,但這位翁(指自己)的爛醉與周遭的世事無關。
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通過對時代興衰和個人處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滿和孤獨。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突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劉克莊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展示了他對于時代和生活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