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竹溪韻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健筆當年奡可排,豈知老挾病俱來。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燒殘共畫灰。
伏壁尚堪傳學者,虞廷猶記和康哉。
向時同輦諸君子,輸與村翁早乞骸。
|
|
再次竹溪韻三首解釋: 《再次竹溪韻三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健筆當年奡可排,
豈知老挾病俱來。
芋梨煨熟曾分啖,
榾柮燒殘共畫灰。
伏壁尚堪傳學者,
虞廷猶記和康哉。
向時同輦諸君子,
輸與村翁早乞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以竹溪為背景,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年華老去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對友情和文化傳承的思考。
賞析:
首聯"健筆當年奡可排,豈知老挾病俱來"表達了作者年輕時的豪情壯志,認為自己的筆力能夠排在眾人之前,然而,歲月無情,老去和疾病也隨之而來,作者對于人生的無常和變化感到惋惜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燒殘共畫灰"通過描繪食物和畫作的消逝,進一步強調了歲月的不可挽回和物是人非的現實。芋梨煨熟、榾柮燒殘,都是形容食物或藝術品的消逝,寓意著人事已非,一切都在流轉中消逝。
下聯"伏壁尚堪傳學者,虞廷猶記和康哉"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友情的思考。盡管歲月已經過去,但仍然有一些知識和友情可以傳承下去。伏壁指的是將書籍貼在墻上以便學習,顯示出作者對于知識的珍視。虞廷則指虞集的廷試,這里表示文人士子對于友情和共同的經歷的記憶和懷念。
最后兩句"向時同輦諸君子,輸與村翁早乞骸"表達了作者對于過去友人們的思念和懷念。同輦指的是同乘一輛馬車,表示作者曾與這些君子們有過共同的經歷和交往,而現在他們已經相繼離世,作者感嘆時光飛逝,向他們致以告別和追思。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展示了對友情和文化傳承的思考。通過對歲月的反思,詩人抒發了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感慨,以及對于友情和文化傳承的珍視和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