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宿囊山和方云臺韻一首 / 作者:劉克莊 |
客游萬里踐霜冰,旦旦披衣坐待明。
絫黍功名成未易,跳丸歲月去堪驚。
即今紙被攜尋宿,當日油幢聽報更。
賴有云臺公好事,追程來送老門生。
|
|
初宿囊山和方云臺韻一首解釋: 《初宿囊山和方云臺韻一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游萬里踐霜冰,
旦旦披衣坐待明。
絫黍功名成未易,
跳丸歲月去堪驚。
即今紙被攜尋宿,
當日油幢聽報更。
賴有云臺公好事,
追程來送老門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游子遠離家鄉,孤身旅行的情景。詩人在寒冷的霜冰中行走萬里,黎明時分早早起床,等待著天明。他意識到功名榮譽并不容易獲得,時間如跳丸般飛逝,令人驚訝。在現在,他帶著紙和被子尋找住宿,而在過去,他曾在油燈下聽取教誨。幸好有云臺公(指高宗趙構)對他友好,追隨他的足跡,送別老門生(指劉克莊自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游子漂泊的心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運用寒冷的霜冰和黎明的清晨來象征游子的艱辛旅程和追求光明的希望。他謙遜地表達了功名成就的困難和時光的短暫,體現了對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中提到的“紙被攜尋宿”和“油幢聽報更”揭示了詩人的現實處境和曾經的學習環境。紙被和油燈都是貧寒學子常見的學習工具,它們象征了詩人在求學時的艱辛與勤奮。而提到云臺公的好事,表達了詩人對高宗的感激之情,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希望得到高宗的關注和賞識。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直接的表達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風范和情懷。它呈現了游子在異鄉求學的艱辛和對功名的追求,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師長的敬仰之情。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色彩,又折射出了宋代士人在封建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和人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