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王制參 / 作者:劉克莊 |
因交明允知坡潁,喜少公文更雅醇。
方幸儒林得吾子,奈何宰相失斯人。
未揮潞國告廷制,久作河陽入幕賓。
自古塤篪宜送奏,開元張垍與張均。
|
|
懷王制參解釋: 《懷王制參》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他對宰相失去王制參與機會的遺憾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因為與明允交往,我知道坡潁的美景,喜歡少公文更加雅致純正。我很幸運地在儒林中結識了吾子,但宰相失去了這樣的人才。未能揮動潞國報告廷議,長久以來只能在河陽任官。自古以來塤和篪都應該奏樂,開元時期的張垍和張均是最好的演奏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宰相失去王制參與機會的遺憾之情。他通過與明允的交往,欣賞到了坡潁的美景,喜歡上了少公文的雅致和純正。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結識儒林中的吾子,但同時也感嘆宰相錯過了這樣的人才。作者自己未能揮動潞國報告廷議,長期以來只能在河陽任官,無法參與到更高的政治活動中去。最后,他提到了古代樂器塤和篪,認為它們應該被演奏奏樂,引用了開元時期的張垍和張均作為最好的演奏者的例子。
賞析:
《懷王制參》是一首表達詩人遺憾之情的作品。詩中通過對自己與明允的交往、欣賞自然景色和儒林雅致的描寫,凸顯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高官權位的渴望。然而,他卻因為宰相的失誤而失去了參與王制的機會。這種遺憾和無奈通過對自己官職的描述以及對樂器塤篪和開元時期演奏者的引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強調,展現了詩人思考人生和政治現實的深刻感悟。
整首詩詞運用了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象征,以表達詩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古樂器,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宏大的歷史背景相結合,展示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情感的復雜性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官場的現實和政治局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