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團參寄王定國 / 作者:蘇軾 |
谽谺土門口,突兀太行頂。
豈惟團紫云,實自俯倒景。
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纖攕虎豹鬣,蹙縮龍蛇癭。
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掛戶,半夜珠落井。
灰心寧復然,汗喘久已靜。
東坡猶故目,北藥致遺秉。
欲持三椏根,往侑九轉鼎。
為子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
|
紫團參寄王定國解釋:
《紫團參寄王定國》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谽谺土門口,突兀太行頂。
豈惟團紫云,實自俯倒景。
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纖攕虎豹鬣,蹙縮龍蛇癭。
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掛戶,半夜珠落井。
灰心寧復然,汗喘久已靜。
東坡猶故目,北藥致遺秉。
欲持三椏根,往侑九轉鼎。
為子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美和對自然界萬物生生不息的感慨。通過描繪山脈、云霧、風、草木等自然元素,蘇軾勾勒出壯麗的自然景色,并以此來反映人生的變幻和永恒。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和意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詩中的紫團參、太行山、團紫云等形象描繪出山川壯麗的景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蘇軾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寄寓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和意象,如「谽谺土門口」形象地描繪了大地的崎嶇和壯麗,「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則通過風吹草木、自然之氣的流動,表達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詩中的「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萬物的變幻,以及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整首詩詞意境高遠,充滿了哲理和禪意。通過山水的描繪,蘇軾抒發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人生的深思。詩人以自然為媒介,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命運的思考。
總之,《紫團參寄王定國》是一首充滿哲理和禪意的詩詞作品,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觀,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思考。它展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深刻的洞察力,令人產生共鳴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