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和 / 作者:劉克莊 |
一夫倡禍翕然隨,白晝通都作崇奇。
割肉直將人餧虎,聞聲能感煩求羆。
忽傳先輩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絲。
自古英材須樂育,謂予不信質先師。
|
|
十和解釋: 《十和》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夫倡禍翕然隨,
白晝通都作崇奇。
割肉直將人餧虎,
聞聲能感煩求羆。
忽傳先輩逢清雪,
失喜衰翁有黑絲。
自古英材須樂育,
謂予不信質先師。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諷刺的口吻,揭示了一些社會現象和人性的弱點。詩中通過描述一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和人們對奇聞異事的追捧,表達了對社會風氣和人們價值觀的批評。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英才的期望和對教育的重視。
賞析:
《十和》以犀利的筆觸展現了劉克莊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批判。詩的開篇寫道:“一夫倡禍翕然隨,白晝通都作崇奇。”描述了一個人倡導不良行為,而周圍的人卻紛紛效仿,這種現象令人深思。接著,詩人寫道:“割肉直將人餧虎,聞聲能感煩求羆。”通過割肉喂虎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于危險和不良行為的追逐,以及對追求刺激的渴望。
詩的下半部分,劉克莊通過對先輩逢雪和衰翁有黑絲的描寫,展現了人們對于喜聞樂見的奇事的熱衷,卻忽視了傳統美德和智慧的衰退。最后兩句“自古英材須樂育,謂予不信質先師。”表達了詩人對于英才的培養和對教育的重視。詩人認為,傳統的良好品德和知識的傳承是培養英杰的必要條件,而自己則堅持信仰這一點。
整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和對人性弱點的諷刺,展現了詩人對社會風氣的批判和對教育的呼吁。劉克莊以尖銳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刻畫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的種種弊病,使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