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里沙 / 作者:劉克莊 |
只見如山白浪飛,更堪動地黑風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
|
十五里沙解釋: 《十五里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五里沙》
只見如山白浪飛,
更堪動地黑風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
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
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
共了南游一段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闊的海洋景象。作者以雄渾的詞句表達了海浪翻滾、風浪激蕩的場景,形容海浪如山般奔騰而來,黑風狂吹震動大地。在視野之外,海的邊界似乎無法觸及,波濤洶涌如同八月的風景一般。
作者通過描繪海洋的龐大和磅礴之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將海洋比喻為汪洋浩渺的九州之外,海的邊界似乎遙不可及,而波濤的洶涌之勢就像是八月時分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狂烈。
賞析:
這首詩詞以壯麗的景象和雄渾的語言描繪了海洋的浩渺和磅礴之美。作者通過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詩中的海浪、風和景色顯得生動而有力量感。
詩中的"如山白浪飛"和"動地黑風吹"形象地描述了海浪的高漲和風的猛烈,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而"渺茫直際九州外"和"洶涌常如八月時"則表達了無邊無際的海洋和洶涌澎湃的氣勢。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河伯和靈胥,以及作者與它們失去了交往的遺憾。河伯被認為是海洋之神,而靈胥則是海神的守護者。作者希望能夠與它們結交,但可惜未能實現,只能與騎鯨友人一同南游,共同領略南方旅行的奇妙之處。
整首詩以其雄渾的氣勢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力量的贊美,并表達了對無法觸及的邊界和遺憾的思考。它通過生動的描繪,喚起讀者內心的共鳴,使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