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仙都觀 / 作者:蘇軾 |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蒼蒼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紛紛,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真人王遠陰長生。
飛符御氣朝百靈,悟道不復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去如旋風摶紫清。
真人厭世不回顧,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仙度世豈無人,餐霞絕粒長辛苦。
安得獨従逍遙君,泠然乘風駕浮云,超世無有我獨行。
|
|
留題仙都觀解釋:
《留題仙都觀》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蒼蒼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紛紛,
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
真人王遠陰長生。
飛符御氣朝百靈,
悟道不復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
去如旋風摶紫清。
真人厭世不回顧,
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仙度世豈無人,
餐霞絕粒長辛苦。
安得獨従逍遙君,
泠然乘風駕浮云,
超世無有我獨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仙境的向往以及對人世間無常變化的思考。
詩的開篇,蘇軾描述了山前江水奔流不息,山上的松柏蒼翠而古老。舟中的行人紛紛離去,古往今來的變遷如同秋草凋零。這些景象展示了人事的無常和世事的流轉。
接著,蘇軾描述了仙都觀的壯麗景象,仙都樓觀高聳入云,真人王遠在此修煉長生之道。真人駕馭飛符,驅動仙氣,向百靈祈福。詩中提到不再誦讀《黃庭經》,暗示蘇軾希望通過悟道而非書本來追尋真理。
詩的后半部分,蘇軾描繪了真人乘坐龍車、虎駕而來,宛如旋風席卷紫清之地。真人厭倦了塵世的紛擾,不回頭看一眼,視生死如朝夕的變幻。他認為修仙之道并非無人能學,而是需要付出長時間的辛苦與努力,如同餐霞而絕粒。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渴望能夠與逍遙君共行,自如地駕馭風云,超越世俗的束縛,獨自行走于超脫塵世的境地。
整首詩通過對山水、仙境和真人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超越塵世、追求永恒的向往,同時也呈現了對現實世界無常變化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