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 作者:白居易 |
洛景城西塵土紅,伴僧閑坐竹泉東。
綠蘿潭上不見日,白石灘邊長有風。
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
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
|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解釋: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洛景城西塵土紅,
伴僧閑坐竹泉東。
綠蘿潭上不見日,
白石灘邊長有風。
熱惱漸知隨念盡,
清涼常愿與人同。
每因毒暑悲親故,
多在炎方瘴海中。
中文譯文:
在洛景城的西邊,紅塵飛揚,
和閑居的禪師一起坐在東邊的竹泉旁。
綠蘿遮住了湖面上的陽光,
白石灘旁邊吹著涼風。
熱惱漸漸明白,隨著思緒的消散,
常常希望與人共享清涼。
每當因為燥熱而悲傷親友的離去,
我在炎熱之地和瘴氣彌漫的海中多次遭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季的炎熱為背景,描述了詩人為了避暑與和尚一起前往叢林中度夏的情景。詩人用“洛景城西塵土紅”和“伴僧閑坐竹泉東”展示了城市的炎熱喧囂與清涼寧靜之間的對比。詩人以“綠蘿潭上不見日,白石灘邊長有風”描繪了叢林的幽靜與涼爽。整首詩洋溢著安逸、舒適和避暑生活的愿望,表達了詩人愿意放下煩惱與他人一同分享清涼的心愿。
然而,詩中也透露了詩人因炎熱而失去親友的悲傷和遭遇,暗示了作者背后的辛酸。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日常生活的隱喻和對現(xiàn)實境遇的思考。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內(nèi)心獨白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清涼舒適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苦難與掙扎。這種對比和矛盾給了讀者一種思考和感受生活的空間,既尊重了文學的傳統(tǒng),又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