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客散循堤步月而作) / 作者:劉克莊 |
落日幾呼渡,佳夕每留關。
有時來照清淺,鬢雪似潘安。
一曲親蒙君賜,兩岸更無人跡,惟見鷺飛還。
隙地欠栽接,蕉荔雜黃丹。
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殘。
旁人笑我癡計,管鑰費防閑。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滿腹貯清寒。
賦詠差有愧,赤壁與滁山。
|
|
水調歌頭(客散循堤步月而作)解釋: 《水調歌頭(客散循堤步月而作)》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日幾呼渡,佳夕每留關。
夕陽漸漸西落,渡口的船渡過多少次了,美好的夜晚總是不舍離去。
有時來照清淺,鬢雪似潘安。
有時月光照耀在清淺的水面上,白發如同潘安一樣明亮。
一曲親蒙君賜,兩岸更無人跡,惟見鷺飛還。
一曲音樂親自得到君王的賞賜,兩岸草木靜悄悄,只見白鷺飛翔。
隙地欠栽接,蕉荔雜黃丹。
空地沒有種植接龍石,只有一片雜亂的蕉荔和黃丹花。
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殘。
柳樹長得稀疏,松樹還很年輕,害怕被破壞毀損。
旁人笑我癡計,管鑰費防閑。
旁人嘲笑我這愚蠢的計劃,我費盡心思來防止無聊的消遣。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滿腹貯清寒。
老人心思在于山林和幽谷之間,客人同樣懂得山水和月亮,內心充滿了清寒之意。
賦詠差有愧,赤壁與滁山。
這篇賦詩寫得欠缺,令人愧疚,無法與赤壁和滁山相比。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色,作者在夜色中沿著堤岸散步,觀賞著夕陽的余暉和月光的照耀。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表達了對自然美和溫馨夜晚的熱愛,以及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和自我反思。整首詩詞以清新、恬靜的筆觸,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