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 作者:劉克莊 |
宣引東華去。
似當年、文皇親擢,馬周徒步。
殿上風霜生白簡,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與、官家留住。
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
還笏退,不回顧。
新來邊報猶飛羽。
問諸公、可無長策,少寬明主。
攀檻朱云頭雪白,流落如今底處。
但一片、丹心如故。
賴有越臺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風色惡,海天暮。
|
|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解釋: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宣引東華去。
似當年、文皇親擢,
馬周徒步。
殿上風霜生白簡,
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與、官家留住。
古有一言腰相印,
誰教他、滿篋嬰鱗疏。
還笏退,不回顧。
新來邊報猶飛羽。
問諸公、可無長策,
少寬明主。
攀檻朱云頭雪白,
流落如今底處。
但一片、丹心如故。
賴有越臺堪眺望,
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風色惡,海天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為了祝賀新郎寫的。詩人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對新郎的祝福和對時局的擔憂。
詩的開頭,宣引東華去,指的是新郎奉旨出使東華,這是一種重要的使命。接著,詩人回憶起當年文皇親自選拔新郎,新郎曾經是文皇身邊的馬周,侍奉在文皇身邊,但如今他只能徒步前行,表示新郎的地位有所下降。殿上風霜生白簡,下殿扁舟已具,描繪了新郎離別皇宮的情景,文風簡練而生動。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新郎未能留在官府的遺憾之情,他說古人有一句話,指的是官員與皇帝的關系密切,但是誰能教新郎滿篋的才識被忽視。新郎離別之際,他還笏退,不回顧,表示新郎沒有回頭看一眼,意味著他要迅速前進。
然后詩人詢問其他官員是否有長遠的計策,少有明智的君主,希望他們能為國家出謀劃策。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己的境況,攀檻朱云頭雪白,流落如今底處,他把自己比作頂著白雪的朱云,流落在這個世界之中,但他依然懷有一片丹心,表示他對國家的忠誠依然如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關切,他賴有越臺堪眺望,越臺指的是越國的臺榭,詩人站在那里眺望著中原的平安,詢問中原是否已經平安無恙。最后兩句以風色惡,海天暮作結,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整首詩詞通過對新郎和自身命運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對時局的不安和對國家安危的擔心,表達了作者對憂國憂民的情懷。同時,詩人運用生動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使詩詞更具有感染力和《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歡迎新郎赴宴。
仿佛當年,文皇親自選拔,
新郎徒步前行。
殿上風霜使簡筆變白,
下殿扁舟已準備好。
怎么不與官家一同停留。
古人有一句話腰帶相連,
誰讓他,才華被忽視。
放下笏板,不回頭看。
新到來的邊報仍然在飛翔。
問各位公卿,是否有長遠的策略,
少有明智的君主。
攀登欄桿上紅云頭雪白,
流落如今的境地。
但是一片赤誠依然如故。
幸好有越臺可以俯瞰,
那中原地區是否已經平安無事。
風色惡劣,海天漸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為了祝賀新郎而寫的。詩人以隱喻的方式表達了對新郎的祝福,并對當時的形勢感到擔憂。
詩的開頭,歡迎新郎赴宴,表示詩人對新郎的喜悅和祝賀。接著,詩人回憶起當年文皇親自選拔新郎,新郎曾經是文皇身邊的馬周,現在卻只能徒步前行,這暗示著新郎地位的下降。殿上風霜使簡筆變白,下殿扁舟已準備好,描繪了新郎離開宮廷的情景,簡潔而生動。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新郎未能留在官府的遺憾之情,他提到古人有一句話,指的是官員與皇帝的關系密切,但是新郎的才華卻被忽視。新郎離開時放下笏板,不回頭看一眼,表示他要迅速前進。
然后詩人詢問其他官員是否有長遠的策略,少有明智的君主,希望他們能為國家出謀劃策。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己的境況,攀登欄桿上紅云頭雪白,流落在現在的境地,他把自己比作頂著白雪的紅云,流落在這個世界上,但他的赤誠依然如故,表示他對國家的忠誠不變。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關切,他慶幸有越臺可以俯瞰,越臺指的是越國的臺榭,詩人站在那里俯瞰中原地區,詢問中原是否已經平安無事。最后兩句以風色惡劣,海天漸暗作結,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對國家前途的擔心。
整首詩詞通過對新郎和自身境遇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對時局的不安和對國家安危的擔憂,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切之情。同時,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