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貞法師 / 作者:鄭巢 |
巡禮知難盡,幽人見亦稀。
幾年潭上過,何待雪中歸。
遠瀑穿經室,寒螀發定衣。
無因尋道者,獨坐對松扉。
|
|
寄貞法師解釋: 《寄貞法師》是唐代詩人鄭巢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道路的思考和迷茫之情。
詩中描述了詩人巡禮的艱辛和知難盡,以及幽居的人很少見到。詩人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多次游歷潭水邊,但為何還要等到下雪天才回歸呢?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一幅景象,遠處的瀑布穿過室內,而屋內的寒螀卻為雪所困。寒螀的蓬勃生長對比了詩人孤獨的坐在松扉門前的情景。
整首詩反映了詩人對修行道路的困惑和迷茫之情。他認為自己多次巡禮,但卻仍未找到真正的道路。他也體會到了修行的艱辛和孤獨。他希望能尋找到真正的修行者,與之交流和學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巡禮知難盡,
幽人見亦稀。
幾年潭上過,
何待雪中歸。
遠瀑穿經室,
寒螀發定衣。
無因尋道者,
獨坐對松扉。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讓讀者感受到了修行之路的艱辛和迷茫。詩人的孤獨和懷疑在詩中得到了強烈的表達。他希望能找到真正的修行者,但卻無從得知。整首詩的氣氛悲涼而深沉,讀來讓人感到沉思和思考。
該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考與苦惱,反映了唐代詩人普遍面對修行和迷茫的心境。詩人將自己的心境寄托給貞法師,表達了對于找尋真正的修行者的渴望。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它通過簡單的詞語和景象,傳達了詩人對于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抱負。詩人對于現狀的不滿和渴望得到了很好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并思考自己的修行之路。同時,詩詞的語言簡練而意蘊豐富,給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