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靈隱寺皖公院 / 作者:鄭巢 |
山寒葉滿衣,孤鶴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為內(nèi)殿期。
嵐昏聲磬早,果熟喚猿遲。
未得終高論,明朝更別離。
|
|
題靈隱寺皖公院解釋: 《題靈隱寺皖公院》是唐代鄭巢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寒葉滿衣,
孤鶴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
休為內(nèi)殿期。
嵐昏聲磬早,
果熟喚猿遲。
未得終高論,
明朝更別離。
詩意:
這首詩以靈隱寺皖公院為題材,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禪宗修行的領悟與感悟。詩歌描繪了靈隱寺的清幽景致,表達了作者清凈寧靜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山寒之處,葉子落滿了衣服,孤鶴瘦弱而清瘦,給人一種寂靜、凄美的意境。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已經(jīng)年老,無欲無求,不再追求內(nèi)殿高位的名利,已經(jīng)對這些世俗的追求有所超越。
接著,詩中出現(xiàn)了嵐昏、磬聲、果子成熟、猿聲遲等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變化。這些景象都仿佛映襯著修行者的境界,暗示著修行的道路上的艱辛與阻礙。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于修行真諦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夠得到更深的解悟和啟迪,明朝再次離開時,他希望能有更高的認識和理解。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對禪宗修行的向往與追求,描繪了靈隱寺的寧靜景象,給人一種寂靜、淡泊的修行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