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 / 作者:陳子良 |
游子惜春暮,策杖出蒿萊。
正直康莊晚,群公謁帝回。
履度南宮至,車從北闕來。
珂影傍明月,笳聲動落梅。
迎風采旄轉,照日綬花開。
紅塵掩鶴蓋,翠柳拂龍媒。
綺云臨舞閣,丹霞薄吹臺。
輕肥寧所羨,未若反山隈。
|
|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解釋: 中文譯文: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游子惜春暮,拄著拐杖離開蒿萊。太陽正西沉,群臣進謁皇帝歸來。徒步走到南宮,車隊由北闕護送而來。玉佩的影子在明月旁邊,笳聲在落梅間傳來。迎風舞動的旗幟,陽光下綬花盛開。紫紅色塵土掩蓋了鳳凰鳥,翠綠色柳樹拂動龍媒。華麗的云彩掛在舞閣上,紅霞薄薄地吹拂著臺臺。輕盈肥胖的人們并不羨慕,和反山隈相比還不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游子春天暮年離鄉的情景。詩中游子離開家鄉蒿萊,來到皇宮,見到了康莊大道和歸朝的群臣。游子沿著南宮步行,同時由北闕的車隊護送,他看到自己的玉佩在明月的映照下,聽到笳聲在落梅間回蕩。他目睹了迎風飄揚的旗幟和陽光下盛開的綬花。但他意識到塵土掩蓋了鳳凰的威嚴,翠綠的柳樹也拂動著龍媒。他看到華麗的云彩漂浮在舞閣上,紅霞輕輕吹拂著每一個臺子。然而,游子感覺這些雖然美麗,但并不讓人羨慕,反而與山間風光相比,還不如。。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游子離鄉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家鄉、對平凡生活的思念和向往之情。游子在離開家鄉的途中,觀察到了皇宮的莊嚴和群臣歸朝的盛況,但對于這些微不足道的繁華,他產生了一種對家鄉清新自然、寧靜平和的向往。他覺得紅塵和華麗雖然美麗,卻并不值得羨慕,與家鄉山間風光相比,它們顯得平庸和無足輕重。整首詩描繪了一個游子對隨意、自由和質樸生活的憧憬,體現了對人世間名利和繁華的淡漠態度。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觀的美麗與和諧來凸顯個體內心的迷茫與彷徨。整首詩意境優美,言辭優雅,用景物的描寫反襯出游子內心的情感,既展示了作者對家鄉的依戀,也表達了對名利繁華的抵觸和追求清心寡欲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