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居寄薛華 / 作者:于良史 |
隱幾讀黃老,閑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
|
|
閑居寄薛華解釋: 《閑居寄薛華》是唐代于良史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隱幾讀黃老,
閑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
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
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
行藥至西城。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于良史在閑居中的生活情景。他隱居在僻靜的地方,專心讀黃老之書,享受寧靜的耳目環(huán)境。因為住處偏僻,很少有人事紛擾,他的內心因此而生發(fā)出多病的道心。雨水洗滌了山林,使之濕潤,而鴉鳴則預示著晴朗的天氣。晚上到來時,他因為讀書已經疲倦,于是停下來,拿起藥物前往西城。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于良史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選擇隱居于僻靜的地方,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道德修養(yǎng)。詩中的"黃老"指的是黃帝和老子,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和智慧。作者通過讀黃老之書,希望能夠領悟到生活的真諦和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
詩詞中的自然景物,如山林和池館,與作者的內心狀態(tài)相呼應。雨洗山林濕潤了環(huán)境,給人以寧靜的感覺,而鴉鳴預示著天氣晴朗,增添了生活的愉悅和希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晚上因為閱讀疲勞而放下書籍,選擇行藥前往西城的情景。這表明作者不僅追求心靈的修養(yǎng),也注重身體的健康。通過這樣的描寫,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平淡而有意義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內心與外在平衡的關注。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展現(xiàn)了隱居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與道德的關注。這種追求內心寧靜與修養(yǎng)的精神,對于當今喧囂的社會仍然有著啟示和借鑒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