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皇甫湜赴舉 / 作者:馬異 |
馬蹄聲特特,去入天子國。
借問去是誰,秀才皇甫湜。
吞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
主文有崔李,郁郁為朝德。
青銅鏡必明,朱絲繩必直。
稱意太平年,愿子長相憶。
|
|
送皇甫湜赴舉解釋: 《送皇甫湜赴舉》是唐代馬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馬蹄聲特特,去入天子國。
借問去是誰,秀才皇甫湜。
吞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
主文有崔李,郁郁為朝德。
青銅鏡必明,朱絲繩必直。
稱意太平年,愿子長相憶。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馬異送別皇甫湜赴舉的場景。皇甫湜是一個有才華的秀才,他離開了家鄉,馬上要去進入天子的國家參加科舉考試。作者向他借問去往的目的地,表達了對他的關心和祝福。皇甫湜胸懷博學之志,能夠吞吐滿腹的文才,兼具音樂和繪畫的才華。他主持文學,受到了崔李等人的贊譽,他們的品德和才華使得朝廷充滿了德行和風采。作者祝愿皇甫湜在太平盛世中一展才華,并希望他能夠永遠懷念家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場景,展現了作者對皇甫湜的贊美和祝福之情。通過馬蹄聲特特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的緊迫感和動人之處。詩中的問句"借問去是誰"表達了作者對皇甫湜未來的期待和好奇心。詩中描繪了皇甫湜的多才多藝,他不僅在文學上有造詣,還擅長音樂和繪畫,展現了他全面的才華和學識。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對朝廷文化的贊許,崔李等人的德行和才華為朝廷增添了光彩。最后,作者希望皇甫湜能在太平盛世中有所作為,并永遠懷念家鄉。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清晰,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和場景的刻畫,展現了作者對皇甫湜的關心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這首詩以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表達,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情緒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展現了唐代文人的風采和對德行與才華的贊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