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 / 作者:劉得仁 |
衣上年年淚血痕,只將懷抱訴乾坤。
如今主圣臣賢日,豈致人間一物冤。
如病如癡二十秋,求名難得又難休。
回看骨肉須堪恥,一著麻衣便白頭。
戚里稱儒愧小才,禮闈公道此時開。
他人何事虛相指,明主無私不是媒。
方寸終朝似火然,為求白日上青天。
自嗟辜負平生眼,不識春光二十年。
|
|
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解釋: 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
衣上年年淚血痕,
只將懷抱訴乾坤。
如今主圣臣賢日,
豈致人間一物冤。
如病如癡二十秋,
求名難得又難休。
回看骨肉須堪恥,
一著麻衣便白頭。
戚里稱儒愧小才,
禮闈公道此時開。
他人何事虛相指,
明主無私不是媒。
方寸終朝似火然,
為求白日上青天。
自嗟辜負平生眼,
不識春光二十年。
譯文:
《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
每年衣上都有淚血的痕跡,
只將內心懷抱向天地訴說。
如今圣明的時節有賢臣出,
怎能讓人間的冤屈不得解?
好像病重一樣,二十個秋天過去了,
求名已經難得而且也難以放棄。
回頭看看親人,令人感到羞愧,
只一襲麻衣,白發已然蒼蒼。
在親戚中被稱為儒者還讓我愧短才,
禮闈的公道,此時開啟。
別人為了虛名指指點點,
明君卻無私,不做什么媒。
內心一片熱火燃燒,
為了能登上富貴的天堂。
自怨平生眼界粗淺,
不認識二十年來的春光。
詩意與賞析:
《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是唐代劉得仁創作的一首詩,以自述的方式抒發了自己對于以功名為追求的悲憤和無奈。
詩中通過“衣上年年淚血痕”來暗喻作者日夜苦讀的辛酸和無法實現的愿望,感嘆自己的辛苦付出但無法得到回報。同時,詩中還揭示了作者對于社會不公和得不到主公的重用的不滿,對于自己求才未遇的遺憾和失望。
詩人將自己比喻為“病重”的人,形容了自己長期以來為了名利而付出的辛苦和癡迷。詩中表達了對于求名的艱難和不易,以及求名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迷茫。
詩人回首自己的親屬,卻感到羞愧,意味著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不足以令自己在親友中獲得尊重和認可。同時,詩人也揭示了禮闈中對于才能的認可和公正,反映了對于官場的不滿和不解。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熱情和追求,以及對于時光流逝的惋惜和懊悔。詩人渴望以自己的才能登上高位,而對于得不到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回報而失望和自責。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無情流逝和自己年華的白白浪費的懊悔和感嘆。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和社會不公的憤慨和無奈,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路歷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