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絕三首 / 作者:滕白 |
稻穗登場谷滿車,家家雞犬更桑麻。
謾栽木權成籬落,已得清陰又得花。
|
|
七絕三首解釋: 《七絕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滕白。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稻穗登場谷滿車,
家家雞犬更桑麻。
謾栽木權成籬落,
已得清陰又得花。
這首詩詞描繪了農田的景象和家庭生活的情景。讓我們逐句分析并解讀這首詩詞。
稻穗登場谷滿車,
這句描述了稻谷成熟的景象,稻穗已經長滿了田地,成熟的稻谷被裝滿了車子。這句描繪了農田的豐收景象,展示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成果。
家家雞犬更桑麻。
這句表達了家家戶戶都在養雞和狗,并且還種植桑樹和麻作為經濟來源。桑樹提供桑葉供養蠶,麻則用來制作布料。這句反映了農村的家庭經濟狀況,描繪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農村的繁榮景象。
謾栽木權成籬落,
這句描述了種植樹木的情況。"謾栽"意味著隨意栽種,而不是有計劃有序地種植。人們隨意地種植樹木,使得樹木成為了籬笆和圍墻的構成部分。這句表達了農村環境中樹木的普遍存在,也反映了農民們對于環境的關注和修飾。
已得清陰又得花。
這句表達了種植樹木的好處。種植了樹木后,不僅可以得到清涼的陰影,還能欣賞到美麗的花朵。這句強調了樹木給人們帶來的雙重益處,既有實用價值,又有美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豐收景象和農村的生活場景。通過描述農業生產和家庭經濟的狀況,以及樹木的種植和環境的美化,詩詞展示了農村的繁榮和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的關注。這首詩詞融合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豐收和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