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絕三首 / 作者:滕白 |
周遭圩岸繚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苒初熟處,翠茸錦上織黃云。
|
|
七絕三首解釋: 《七絕三首》是宋代詩人滕白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周遭圩岸繚山城,
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苒初熟處,
翠茸錦上織黃云。
譯文:
周圍圍繞著圩岸的是繚繞的山城,
一眼望去,圩田與青山融為一體。
走到秋天初熟的地方,
青翠的稻茬像錦緞織成了黃色的云彩。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周圍的景色和農田中的變化,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作者以樸素的語言表達出農田在秋天的風景,以及從翠綠變為金黃的稻田,給人以豐收和欣喜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描繪了田園風光的變化,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首句以"周遭圩岸"開篇,描繪了山城環繞著農田的景象,使人感受到田園的寧靜和安詳。第二句"一眼圩田翠不分"表達了田園之美無法被辨別的意境,將農田與山水融為一體,給人以和諧的感覺。
第三句"行到秋苒初熟處"揭示了詩人行走在鄉間,看到了秋天初熟的景象,預示著豐收的季節即將到來。最后一句"翠茸錦上織黃云"運用了比喻手法,將青翠的稻茬形容為錦緞,織成了金黃色的云彩,給人以豐收的喜悅之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豐收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和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對于平凡生活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