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文與可墨竹 / 作者:蘇軾 |
筆與子皆逝,詩今誰為新。
空遺運斤質,卻吊斷弦人。
|
|
書文與可墨竹解釋:
詩詞:《書文與可墨竹》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筆與子皆逝,詩今誰為新。
空遺運斤質,卻吊斷弦人。
中文譯文:
我的筆墨與我的才情都已經過去了,現在誰能寫出新的詩文呢?
雖然我留下了一些才華,但我卻悲傷地思念著已逝的文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于宋代的作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文化傳承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蘇軾說自己的筆墨與才情都已逝去,這里的“筆與子”可以指代具體的書法和繪畫技藝,也可以象征他的文學才華。他在這里表示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文學創作需要新的力量來繼續發展。
接著,蘇軾提出了一個問題:“詩今誰為新?”他在思考現在誰能夠創作出新的詩文來填補他留下的空白,誰能夠繼續傳承文化的火炬。這里的“詩”可以廣義地指代文學作品,也可以指代詩歌。蘇軾對后人的創作能力充滿了期待和挑戰。
在詩的結尾,蘇軾用“運斤質”和“斷弦人”來形容自己。這里的“運斤質”指的是他留下的才華和造詣,即使他已經過去,但他的才華仍然存在。而“斷弦人”則暗示了他對過去的文人和文化的思念,他悲傷地回憶起那些已經逝去的時光。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和文化傳承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后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無奈。他希望有新的人才能繼承他的文化遺產,為文學創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文人和文化的懷念和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充滿了對文化傳統和文學發展的思考,展示了蘇軾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后人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