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石 / 作者:蘇軾 |
夢時良是覺是非,汲井埋盆故自旖。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眉。
秋風興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
|
雙石解釋:
《雙石》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夢時良是覺是非,
汲井埋盆故自旖。
但見玉峰橫太白,
便從鳥道絕峨眉。
秋風興作煙云意,
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
老人真欲住仇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人的心境和情感。老人在一個夢中,對是非善惡有了清醒的認識。他在夢中汲取井水,然后將水埋藏在盆中,象征著他把清澈的心意深藏于內心。當他抬頭看到玉山橫亙在太白山上時,他決定走鳥道去絕頂的峨眉山。秋風吹拂,他心中涌起煙云般的情意,早晨的陽光照耀下,草木呈現出美麗的姿態。他感嘆一點空明的存在,而他真心希望能夠住在仇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老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象征,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夢境的描繪表達了老人對是非善惡的敏感和辨別能力。夢中的井水和盆子象征著純凈的心靈和內心的寶藏,老人用它們隱喻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純真和善良。
其次,玉山和太白山、鳥道和峨眉山等景物描繪了老人追求高遠境界和超越世俗的意愿。他在秋風中感受到煙云般的情意,這表明他對自然的美和人生的意義有著深刻的體悟。
最后,詩中的一點空明和仇池都是隱喻,表達了老人對寧靜和安寧的向往。一點空明象征著純凈和寧靜的境界,而仇池則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代表了老人遠離塵囂和紛擾的意愿。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老人內心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和深層意義的向往。這使得《雙石》成為了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宋代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