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 作者:韋元旦 |
九重樓閣半山霞,四望韶陽春未賒。
侍蹕妍歌臨灞涘,留觴艷舞出京華。
危竿競捧中街日,戲馬爭銜上苑花。
景色歡娛長若此,承恩不醉不還家。
|
|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解釋: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是唐代詩人韋元旦所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九重樓閣半山霞,
四望韶陽春未賒。
侍蹕妍歌臨灞涘,
留觴艷舞出京華。
危竿競捧中街日,
戲馬爭銜上苑花。
景色歡娛長若此,
承恩不醉不還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春日的歡娛場景。詩人首先描繪了遠望春天時山上的樓閣被晚霞映照得美麗絢爛的景象。接著詩人描寫了這個地方的春天尚未結束,還有韶陽的春光未賒,意味著春天的美好還未消逝。
詩人又寫到自己身處其中,陪伴在皇帝身邊,聽著妃子們歌唱的妍麗聲音,感受著春天的氛圍。他還寫到舉杯留連觀賞艷舞的場景,這些景致都出現在京華宮中。詩人描繪了中街上的行人競相舉起竿桿觀看,馬上的人們也爭相前往上苑花園。整個景象充滿了歡樂和熱鬧。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樣的景色和歡娛的喜愛,他感激皇帝的恩寵,但他也表示自己并不會陶醉其中,還會回家。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日歡娛為主旨,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展示了皇帝的尊貴、妃子的美麗和春天的盛景,表達了詩人對這樣的景象的喜愛和對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時,詩人也透露出一種清醒和理性的態度,表示不會被歡娛所迷惑,還會回家繼續奉公。整體上展現了唐代宮廷文化的豐富與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