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 / 作者:隱巒 |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著芒鞋戴箬笠。
朝陽未出眾山晴,露滴蓑衣猶半濕。
二月三月時,平原草初綠。
三個五個騎羸牛,前村后村來放牧。
笛聲才一舉,眾稚齊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騎牛又歸去。
|
|
牧童解釋: 《牧童》詩詞中文譯文:
牧童看見陌生人都不認識,
身穿芒鞋頭戴箬笠。
朝陽還未升起山清爽,
露水滴在蓑衣仍有些濕。
二月到三月的時候,
平原上的草初綠。
三個、五個騎瘦弱的牛,
從前村后村來放牧。
笛聲才響起,
眾孩童齊舞齊歌。
看看白天向西斜,
各自騎著牛返回去。
詩意和賞析:
《牧童》這首詩描繪了牧童放牛的場景和生活狀況。詩中的牧童對于陌生人都不認識,身穿簡樸的芒鞋和箬笠,生活在自然和樸素的環境中。
詩人通過描繪一天的早晨,朝陽未升起的時候,山清爽,露水仍滴在牧童的蓑衣上,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大自然的景象和牧童的現實生活。
在早春的二三月,平原上的草開始變綠,這是一首展示大自然的季節變化的詩歌。牧童們騎著瘦弱的牛,從前村后村來放牧,伴隨著笛聲,孩童們歡快地歌舞。
詩人通過描繪牧童的生活景象和季節變化,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牧童們樸素快樂的生活。詩中的牧童代表了平凡而美好的生活,呈現了樸素與純真的情感。整首詩采用直接、細致的描寫,突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牧童的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