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元中丞(一作襄陽中堂賞花為憲與妓人戲語潮之) / 作者:段成式 |
鶯里花前選孟光,東山逋客酒初狂。
素娥畢竟難防備,燒得河車莫遣嘗。
|
|
嘲元中丞(一作襄陽中堂賞花為憲與妓人戲語潮之)解釋: 嘲元中丞(一作襄陽中堂賞花為憲與妓人戲語潮之)
鶯里花前選孟光,
東山逋客酒初狂。
素娥畢竟難防備,
燒得河車莫遣嘗。
詩詞的中文譯文:
嘲弄元中丞(或稱襄陽中堂觀賞花的憲官與妓女的戲言)
在鶯兒的鳴叫聲中,我選擇了孟光,
東山的逃亡客人剛開始痛飲。
素娥終究難以防備,
無法承受盛宴中的香車火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背景設定在唐代襄陽,描述了元中丞(或中堂)和妓女之間的一場戲言。詩人段成式以輕松幽默的口吻描述了這個場景。
首句“鶯里花前選孟光”,表達了元中丞選美女的情景。鶯鳥的歌聲和花兒的媚態共同構成了一個美麗的背景,而孟光則成為了這個美景中的一部分,也是元中丞的選擇。
第二句“東山逋客酒初狂”,描繪了一個東山逃亡的客人,剛開始痛飲。東山古剎東禪寺因為坐落在山上而得名,逃亡客人在此痛飲,可能是因為逃避了麻煩,或者是為了尋找隱遁的生活。
第三句“素娥畢竟難防備”,表達了妓女素娥難以防止某種意外發生。這句話也可能隱含著對妓女的謹慎和不易相信的態度。
最后一句“燒得河車莫遣嘗”,是詩中的關鍵句。河車指的是豪華的香車,詩中提到這輛車被燒了,并且嘲諷說不要讓元中丞品嘗這種災難。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詩人的諷刺和挖苦,以及對元中丞虛榮和享樂主義的批評。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中一些現象的嘲諷和批評,展現了段成式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幽默的感覺。它也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思考,讓人不禁反思人性的貪婪和追求權力和享樂的沖動帶來的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