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 / 作者:李懷遠 |
上苑清鑾路,高居重豫游。
前對芙蓉沼,傍臨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飛翠斝,分曹戲鹢舟。
湍高棹影沒,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忽聞天上樂,疑逐海查流。
|
|
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解釋: 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
上苑清鑾路,高居重豫游。
前對芙蓉沼,傍臨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飛翠斝,分曹戲鹢舟。
湍高棹影沒,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忽聞天上樂,疑逐海查流。
中文譯文:
在上苑的清鑾路上,高坐在重豫游玩。
面對芙蓉沼,旁邊是杜若洲。
地仿佛是玄扈在遙望,波浪有如洞庭湖的秋天。
列排的筵席中,飛起了翠綠色的斝酒杯,分出曹和戲弄著鹢舟。
湍急的水浪籠罩著搖曳的槳影,岸邊近處傳來了榜歌高亢的聲音。
舞曲依托在鸞殿上演,簫聲從鳳樓中飄下。
突然聽到一個天上的音樂聲,好像追隨著水流漂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宴會和觀賽景象為主題,展現了唐代上流社會的豪華場面和令人陶醉的音樂舞蹈。詩人李懷遠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上苑中凝碧池的競渡盛況。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如芙蓉沼、杜若洲、洞庭湖等,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致觀察和描繪能力。
詩中用到了象征手法,如“列筵飛翠斝,分曹戲鹢舟”表現了宴會的熱鬧和繁華。而“忽聞天上樂,疑逐海查流”則傳達了宴會中音樂的動聽和流動感。
整首詩的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形象細膩,展現了唐代文人宴會文化的繁榮和富饒。通過詩歌所描繪的宴會盛況,讀者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對于自然美和藝術表達的獨到見解,以及對生活的豪情和樂觀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