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后作 / 作者:澹交 |
未得忘身法,此身終未安。
病腸猶可洗,瘦骨不禁寒。
藥少心情餌,經無氣力看。
悠悠片云質,獨對夕陽殘。
|
|
病后作解釋: 病后作
未得忘身法,此身終未安。
病腸猶可洗,瘦骨不禁寒。
藥少心情餌,經無氣力看。
悠悠片云質,獨對夕陽殘。
《病后作》這首詩由唐代詩人澹交所寫,詩人以自己的病后感受為主題,表達了身體的虛弱與無助的心情。詩中通過描寫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情,表達了對病痛的憂慮和對未來的無奈。
詩的開篇"未得忘身法,此身終未安。"意味著詩人不得不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無法擺脫對病痛的思考。他的身體狀態一直都是不安的。
"病腸猶可洗,瘦骨不禁寒。"這兩句意味著詩人雖然通過洗凈病腸能夠緩解病痛,但仍然無法擺脫瘦骨的寒冷。這里以瘦骨寒冷來象征詩人內心的冷寂和無力。
"藥少心情餌,經無氣力看。"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對醫藥的依賴,他的心情就如同對藥物般的餌料一樣。然而,由于藥物的不足和身體的衰弱,他已經無力去繼續觀看經書。這里揭示了病痛給詩人帶來的心理困擾。
"悠悠片云質,獨對夕陽殘。"這兩句描述了詩人病后的孤獨。他們無論在身體還是心靈上都無法與他人相通。夕陽殘照象征著他們的衰老和孤獨,詩人以夕陽似乎無法再繼續前進來展示了自己病痛后的孤獨感受。
這首詩以簡約而寥寥的語言,描繪出了詩人病后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他通過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病痛的無奈和對未來的不安。這首詩表達了人類對病痛的恐懼,以及面對疾病的無力感。通過對病痛的描寫,拉近了詩人與讀者之間的情感距離,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