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早秋 / 作者:子蘭 |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門門走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樓。
|
|
長安早秋解釋: 《長安早秋》是一首唐代詩歌,由子蘭創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吹舞著槐花飄落在皇家的溝渠,
終南山的美景滲入城市里的秋天。
每個門都有駿馬匆匆出征,
公子們在醉樂的玉樓里放聲歌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城在早秋時節的景象。作者通過槐花飄落和山色入城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來臨,城市的變化和自然之美。另外,詩中還表達了征兵的緊迫和富貴公子在玉樓中享受豪華生活的對比,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紛擾。
賞析:
1.描寫長安城的景象:詩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描述了風吹舞的槐花和終南山的美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這些描寫,詩人更加生動地展現了秋天帶來的美麗變化。
2.寓意和社會背景:通過描述門門走馬的征兵場景和公子們在玉樓中的宴樂,詩人傳達了社會的不平靜和人們的憂慮。在唐代的長安城,頻繁的征兵和玩樂的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動蕩。
3.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溝渠中的槐花和遠山的景色與城市的生活對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變遷和城市的繁忙。同時,將征兵和公子們的歡樂對照,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更加生動地揭示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不同命運。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鮮明的形象描寫了早秋的長安城景象,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詩人展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憂思。詩中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又有深刻的社會寓意,形成了一幅生動而有力的畫面。 |
|